(點選圖片進入博客來購買)
繼上次介紹了《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之後,這是第二本看完的理財書籍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這本書中有建議讀者每個月至少讀一本投資理財的書籍
看完這本書後,我心裡在想這該不會是我讀得最後一本理財書了吧?
為什麼會這麼想呢?
如果仔細閱讀這本書,應該會發現作者(樂活大叔 施昇輝)都在講理財行為中的「保值」這件事。
「存錢」是保值的第一件事,作者告訴讀者每個月要努力存6千
▲書中P.33頁,作者建議讀者金錢使用分配圖(作者假設讀者月薪30K)
作者也不斷強調,存錢不是放棄生活中的小確幸
而是不要再有「無節制」的小確幸,必須有所取捨,只能追求「有限度」的小確幸。
另外作者也要讀者們一定要養成記帳的習慣
這絕對是一個繁瑣的工作,但是如果不記帳,又不核對餘額是否正確
久而久之,會不知道錢花到哪裡去,有了記帳的習慣後,就會發覺自己不知不覺花了這麼多錢
在這邊,作者提醒我們,只要一餐超過100元,就該把這筆開支視為「樂」
非屬三餐的飲食,都是屬於「樂」的開銷,包括飲料、零時,或是菸酒,不可以把他記在「飲食」區
這是一個「需要」及「想要」的對決
以前我都把飲料記在「飲食」區,在檢視報表時,常常雙手一攤,光是吃喝就花這麼多錢,但又能怎樣,這是生活必需品啊!
但其實作者認為"喝飲料"這件事並非生活必需品,這有點挑戰到我這個非常愛喝飲料的讀者了 XD
存了錢,再來就是進行安全穩健的投資,不論是ETF 0056還是0050
因為有穩定的配息,又不可能下市,所以本質上也是屬於保值的作法
作者在講投資這方面,採用非常安全、保守、簡單的操作
他告訴讀者,不懂的東西就不要去碰
買了0056或0050,大可以把他「忘了」不要管他
這也是文章一開始我提到說這本書有可能成為最後一本閱讀理財投資相關的書
因為作者告訴讀者不要花時間去學技術分析
與其研究怎樣分析股票、把錢拿去上一堆技術分析的課程
還倒不如加強自己工作的技術能力,或是語言能力,或是學習第二技能
作者認為技術分析有兩大盲點:
1.技術指標常會鈍化、因為個股充滿想像空間。
2.個股常受人操控,導致技術指標失去參考價值,而且股本越小,愈容易被有心人士擺布。
作者說很多人誤以為學好技術分析,就能在股市賺大錢,甚至願意花上萬元,以及大量時間去學
但是做了基本分析,不一定能選到會漲的股票;做了技術分析,也不一定能在正確的時機進行買賣。
因此作者建議大家「認真工作、努力存錢、充實自我、穩健投資」才是王道
最後,終於存到第一桶金之後,該優先去買萬一遇到重大傷病意外時可以保護自己和家人的保險,
以及努力買下第一間房子,以避免老來可能無棲身之所的風險。
這兩項其實都和「投資賺錢」無關,目的只是單存的「保值」
誠如這本書的書名「無腦」理財術,這本書提供簡單實用安全的理財投資
非常容易懂,就算有談到比較需要財經背景的部分,作者還會恭喜你不懂
因為他說這個你剛好不會需要,你只需要按照他提供的方式去做即可
這本書數篇短文集結而成,非常好讀,書也非常輕,適合帶在身上,有空翻閱一下
Youtuber NeKo說:「如果你是有閱讀習慣的人,相信這本書應該可以花不到兩小時的時間輕鬆閱讀完畢」
當然,我沒有特別空出兩小時去閱讀這本書做實驗
但是我閱讀這本書時零零總總加起來應該是沒有超過兩小時的。
但是這本書目前提供的方法我還不能執行,因為我還是學生的身分,
等到出社會後,開始有薪水後,我會嘗試使用作者的方式試試看成效如何!
推薦給各位這本書,希望各位也能把這本書拿來翻一翻讀一讀
或有所收穫及幫助的
文章開頭提到《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這本書中有建議讀者每個月至少讀一本投資理財的書籍
這是因為在《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這本書中強調你所關注的事情都會被放大
因此作者希望你藉由不斷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藉此放大你在成為有錢人這件事情!
所以,以後如果有值得閱讀相關投資理財的書籍,我還是會讀啦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