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勒索.jpg

(點選圖片進入博客來購買)

 

每次去逛誠品書店的時候,我都會先去看看現在有哪些書在暢銷排行榜上

我每次看到這本書《情緒勒索》還在排行榜上

我內心都會不由得發出讚嘆 :「這本書是怎樣,過這麼久了還這麼暢銷阿」

雖然每次都會想說要把這本書帶回家看看

但不知怎麼的...我每次出了書店的門口,帶的書都不是這本

難道...是我不想面對《情緒勒索》嗎?

後來得知朋友買了這本書,

就決定跟朋友借這本書來讀讀,看看到底為什麼這本書能夠在暢銷排行榜上立於不敗之地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是知名心理學家蘇珊‧佛沃在《情緒勒索》一書中提出的概念。

情緒勒索常見於許多人際關係中,包含職場、親子、夫妻、朋友等。

情緒勒索可能是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使用要求、威脅、施壓、沉默等間接的「勒索」手段

使得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而這些負面情緒使得被勒索者造成傷害

為了減少這種不舒服的感受,被勒索者可能就會順從對方的要求,長久下來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實際上,有時身為一個情緒勒索者,他並非有意識的進行「情緒勒索」的行為,

而是在面對自己的需求時,他習慣使用這樣的方式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情緒勒索者並沒有好好處理自己內心的恐懼,反而試圖控制對方,

希望藉由對方不要違反自己的價值觀與準則,以此減少自己內心的恐懼。

 

在蘇珊‧佛沃在《情緒勒索》一書中,提出了情緒勒索的pattern的六大特徵

要求、抵抗、壓力、威脅、順從、舊事重演

當情緒勒索者開始進行情緒勒索時,他們會藉由下列幾種方式進行勒索

1. 貶低你或你的能力

2. 引發你的罪惡感

3. 剝奪你的安全感

情緒勒索的手段,可能只讓他們暫時獲得了表象的滿足,但卻讓他們失去了真正害怕失去的

「重要事物」: 親密關係,以及對方的愛。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情緒勒索者或被情緒勒索者,而藉由探討情緒勒索者/被勒索者的內心世界,

並且提醒我們:促使我們成為這兩個腳色其中之一的「焦慮與害怕」是怎麼運作的,

才有機會跳出這個循環,真實表達自我,

也才有機會使我們獲得真正想要的東西 : 對方的尊敬與愛,以及深入平等且真實的關係。

 

在書中也提到說怎樣的人,特別容易被情緒勒索

1. 想要當好人的人

2. 習慣自我懷疑的人

3. 過度在乎別人感受的人

4. 希望獲得別人肯定的人

5. 孝順文化與對權威的尊崇

我想這五種人的特性多多少少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

尤其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我們

在這個文化背景,更是使得情緒勒索在台灣社會如此常見的原因。

但即使在這些文化架構下,有一個「關於人與人相處」的重要概念,是不能被忘記的,

那就是:

彼此身為一個人,有需求,也有感受,應該要被尊重、被理解,

而不是被用「你應該」或教條壓抑,使得兩人互動,總只有一個人的聲音。

 

當你面對情緒勒索時,如果可以,試著問問自己:

「我能不能尊重我的感受?當我不喜歡這件事時,我能不能就拒絕?

而不需要擔心、焦慮、恐懼、覺得自己不好或很糟糕?

當別人用『你不答應我的需求,我就會貶低你,或是覺得你不夠好』時,

我能不能不接受這樣的威脅,而相信一件很重要的事:

只有我自己,可以定義我自己。

當我能夠相信我自己夠好,我就不用總是必須,向這個世界證明什麼。

我需要證明我夠好嗎?不,我不需要,因為我相信我夠好。

 

當「真實的自己」得以展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可以被看見,被自我接納,

你就會更有勇氣,讓別人看到這樣的你,而且更有機會,遇到願意接納、接受「真實的你」的人。

 

我們在「永遠不夠的文化」中,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永遠不覺得滿足

但我們要認清一點,永遠不會有完美的一天。

倘若不能看清這點,你永遠會感覺到焦慮、不足,永遠不滿意自己,

永遠看到別人有比我更好的東西,永遠覺得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

 

在我們的文化,教我們如何對權威者「順從」,卻忘了教導我們如何學會「尊重別人」,

以及如何學會「不讓別人不尊重的傷害我們」。

其實我們習慣於承擔他人情緒責任,而沒有意識到「他的人情緒是他自己的責任」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是一種很有力的自我聲明:「

你或許可以使用很糟糕的態度對我,但我不需要忍受,也不需要被影響。

因為,你的情緒,是你的責任;而我的情緒,當然也是我自己的責任。

學著練習不否定自己的感受,練習負起自己的情緒管理;

同樣的,你也需要尊重他人的感受,並且讓他人練習負起自己的情緒責任

你有任何感受,不需要任何人允許。

你有選擇,可以決定你要怎麼做,而不是「非要」滿足他人需求不可。

你可以為你自己做主,為你的人生做主。

情緒勒索2.jpg

 

書中在最後提到,那當我們被情緒勒索時到底該怎麼辦

建立情緒界線的步驟  : 停、看、應

停:停止對話,轉移情緒,離開現場

蘇珊‧佛沃在《情緒勒索》一書中特別提到:「你不必回應情緒勒索者的任何要求」

離開會讓你感受到壓力的現場

我們都可以跟對方說:「我知道你的想法了,不過我需要想一想,我現在無法給你答覆」

說出這些拖延回應的話之後,請先盡速離開現場。

當然情緒勒索者可能會不斷地說服你,而你可能就乖乖的一句句回覆,甚至解釋,這會使得我們

慢慢地掉入他的語言陷阱中。要記得:你現在就是沒辦法做決定,而你堅定你的立場,是不需要理由的

 

看:察覺自己的情緒,了解剛剛發生了什麼事

感受自己的「不舒服感」,察覺你的感受,把自己想要的對自己說出來,你就會更清楚自己的立場。

並且安慰自己的焦慮感與罪惡感,提醒自己的情緒界線在哪裡

 

應:擬定因應策略、練習並應用

練習像情緒勒索者表達自己的感受,以促成正向的互動循環

情緒勒索者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加害者」,他們也被自己的焦慮給綁架了

當我們能夠安撫自己的罪惡感和焦慮後,滿足別人的需求不再是一種飽含罪惡感的習慣,而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

當選擇權在於我「想不想要」,而非「害不害怕」時,我會感覺自己對自己是有主導權的。

 

最後,作者周慕姿要我們記得:「

擺脫情緒勒索,絕對不是自私的,而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純粹的感受到關係中最重要的『愛』─

這才是關係中最重要的元素。

情緒勒索3.PNG

 

這本書中還有相當多有趣的內容,並提供大量練習給讀者參考如何應對情緒勒索

各位鄉民們若有興趣,可以把書拿來讀一讀,也許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k Zhang 的頭像
    Mark Zhang

    讀處

    Mark Z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