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互動設計之服務設計這門課中
提到提升創造力的4大重點,也就是所謂的Creating Thinking Process
Playing,Making,Sharing,Thinking
接著老師透過活動讓我們體會這個4大要點
老師請各位同學花15分鐘到校園中
去撿拾一個你認為是具有創造力的元素回到教室
活動的過程我就不在這邊贅述
我今天主要是想跟各位分享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滿有趣的部份
********************************************
其中有一位同學撿了這片落葉回到教室中
他說他原本想要撿一片還沒落地的葉子,所以他就站在樹下等葉子掉下來
但是他一直等不到,所以他就想說應該是讓樹葉決定
因此是樹葉決定了他,而不是他決定了哪片葉子
聽完了以後我們都大為驚嘆,怎麼突然哲學了起來...哈哈!
********************************************
▲這是我們這組每個人撿回來的元素,最後把每個元素拼湊成一樣東西
********************************************
▲其中有一組把他們撿回來的元素變成這副模樣
乍看之下看不出來這有一個背後的涵義
經由他們的解釋才發現原來這是這麼有意義的一個組合
故事是這樣的...
他們把綠葉比喻成肺,原本是健康的
但吸了菸後變成有點黑紅的樣子,最後變黑的
導致最後結石....
********************************************
國外的一些知名軟體公司,facebook、google等...
之所以能夠如此成功主要是因為公司的制度與氣氛
給予足夠的彈性與自由,才足以讓工程師們有更好的創造力
但反觀台灣開發軟體的環境,以我們實驗室而言
早上9點開始工作,中午稍作休息,下午工作到6點
時不時晚上需要加班,整天關在實驗室中面對著電腦不停地工作
我想這無疑是在扼殺我的們創造力
台灣不管是在教育上或是工作環境上的制度與氣氛
都是在限制我們的發展....